用中国智慧修复大草原
中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的40%。曾经,中国的草原生态受自然、地理、历史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得日渐脆弱。如今,中国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修复和保护着郁郁葱葱的大草原。
生态恢复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为我国六大牧区省份。其中,西藏草原面积最大,内蒙古次之,新疆第三。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核心区自2013年起,将600多户牧民、12万余头牲畜全部迁出,湖畔草原全面实行封育禁牧,自此赛里木湖东岸的草场日渐茂密。2017年,赛里木湖景区湖区禁牧面积扩大到19.05万亩。
不仅在新疆,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力度都在不断加大。据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仅中央财政投入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资金超过1000亿元,在13个省(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已垦草原治理等项目。
目前,全国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草原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国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对于草原的保护如今更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第一次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师法自然
一片草原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载体。我国草原类型丰富,拥有1.7万多种动植物物种,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但随着牧区人口增长,牲畜增加,草原承载过重,以及草原的不合理开发等,一些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日趋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生态与经济问题。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处的呼和塔拉草原就是这样,这块总占地面积16000余亩的大草原,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生态遭到破坏,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处于生物多样性极低的状态。
2012年,一家专注做生态修复的企业——蒙草生态开始修复这片草原,它们尊重自然规律、模拟天然草原,结合天然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进行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
修复专家们首先从生态大数据平台中调取该地区的生态数据资料,并追溯20-50年前这里生长过的原生植物,分析搭配群落、探寻生态演变的规律,再选择配比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乡土植物,进行科学的建植和管理,从2000亩的试验推广到20000亩的系统修复。经过三年的时间,这里成为一片百花盛开的天然草地,重现了绿草茵茵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修复后的呼和塔拉草原上,植物从播种时的20余种恢复到50多种,干草产量、年固碳量、年释氧量等关键监测数据总体提高近12倍。实现自愈后的草原不只有植物群落,更有菌群、蝴蝶、蜜蜂、蚂蚁、蚯蚓、野兔等,形成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和谐发展的动态、可持续生态平衡。
2017年,这里被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主会址。现在的呼和塔拉草原与北部大青山共同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和风景线,堪称“山水林田湖草”样板生态区。
数据导航
草原生态修复中要选好草种。“这块草原属于荒漠草原。浇了水以后,会长一些杂草,这些草没有营养,牛羊也不爱吃。”去年以来,新疆呼图壁县加快锦芳园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建设,通过试种推广中科羊草,综合治理退化草场,修复草场生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刘辉介绍,去年7月,他们在这里补播中科羊草并成功越冬。通过品种优化,兼顾生态及经济效益,是今后草原生态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草都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种最好的草、养最好的牛、产最好的奶、做最好的奶制品”为草产业发展目标,2017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已达到107万亩。种植的规模化对产业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蒙草在该旗建立了“生态大数据+牧业”平台,利用物联网实现对该旗的生态状况评估及草畜平衡监测预警,通过网络回传数据,融合至蒙草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用大数据为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记者日前在第二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现代能源经济和生态综合治理”分论坛上了解到,蒙草公司在早期进行生态修复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各区域或即便同区域的不同地点,会出现相关植被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地区的问题。比如北京的原生植物是什么就种什么,而不是仅仅将感官上“好看”的植物集合在一起。总结起来,就是要“尊重生态、师法自然”。在此背景下,蒙草生态通过20余年的积累建成的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域118万平方公里,可追溯到近50年间水、土、气、草、畜的30多个维度的生态指标变化,作为本底数据积累,不断地扩充升级。
目前,在全国草原生态修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高科技、互联网技术运用进来。专家指出,运用科学的数据储备和分析集成,对草原基础生态数据及各类草原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平衡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为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