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乡村振兴规划,9个区“地毯式”搜索乡村建筑元素

2018-05-09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160 次

但凡见过外滩、老洋房,便了解上海为何被称作“十里洋场”。殊不知,“洋场”早在近代就覆盖到“十里”之外的农村!例如浦东乡村,一些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民居,细节处竟点缀着洋气十足的雕花、曲线。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规土局最新获悉,上海将在本月上旬完成全市江南水乡传统建筑元素和符号的全面提炼,作为开展乡村振兴规划建设试点的前提。


9区传统民居,不同“角色担当”

今年3月,上海正式启动了9个涉农区的乡村建筑和文化特色“地毯式”调研,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3支专业团队深入乡村普查、测绘。

 

“上海乡村建筑元素实在丰富!”不少参与调研的专家感叹。4月下旬,3支专业团队齐聚一堂“头脑风暴”,光梳理总结就花了4个半小时。苏式民居之精美、绞圈房子之独特、海岛民居之素朴……南北中西元素糅合交融,如同一部上海文化史。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又很鲜明,连外行人都能看出区别。

嘉定、宝山:走“艺术范”

嘉定、宝山地处上海北部,接壤江苏省,传统民居受到苏式风格影响,院子至少两间、细节装饰精美、艺术价值高。

如果在嘉定农村,你可以会看到这样的老房子--

 

 

“邻居”宝山,以墙门院落为典型特色的集镇传统民居与嘉定风格类似,“仪门”在宝山地区被人们称为“墙门”。乡村建筑则以一字型、凹字型等独幢建筑为主,细节装饰较质朴。

松闵青金:“特立独行派”

松江是上海之根。在古代,松江、青浦、金山和浦西闵行都或长或短处于松江府治下,属于同一个风貌片区。松江府自明朝以来经济繁荣,数百年来,松江府所在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渐渐成为了国内“乡村民居界”的特立独行派。水系走向和人员流动使松江府的风貌更偏近浙北的嘉兴湖州地区,同时保持相当明显的自身特征。

“原松江府的民居太特别了!”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李铁认为,以“四落舍”形式为标志的松江府乡村民居,虽然外观都是粉墙黛瓦,但“庑殿顶”形式独树一帜。在这里,一切的古典中国建筑的形制规定都是可以突破的,各类形式都可以混搭。乡民建房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只有两条“量力而行”与“实用至上”。

松江的乡民是很会过日子的一群人,他们的传统民居是这样--

金山的传统民居和松江类似。青浦地区大片位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之间,所以民居更多的呈现出浙北、松江、苏南之间的混合风格。

闵行现存的传统民居多为绞圈房子,是比石库门建筑历史更悠久、分布较广泛的上海本土民居,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居的产物。闵行的绞圈房子特色为屋顶呈45 度“绞接”,四面围合“一绞圈”,私密性强,内院方方正正,活动空间很大,体现了农耕时期经济繁荣的当地生活。

 

崇明:唱一部“海岛历史”

只看建筑,可以讲出一部历史吗?海岛崇明就可以做到。“走在崇明岛的乡村小路,哪怕是非建筑专业的路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民居和市内有着显著差别。”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工作人员黄数敏说。

崇明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没错,南北中西杂糅的建筑风格可以佐证。民居的正房和两侧厢房屋面分离,屋脊也不相交,是北方民居的特色。有的老房子山墙是木构架和青砖混合而成,很像南通如皋的做法。山墙的装饰是观音兜,又体现出江南民居特色。还有一些老房子的阳台栏杆是“宝瓶状”,铺地是水磨石,呈现的是西方风格。

崇明哪里耕地较多?从建筑布局来看,因为过去岛南有航路往来,所以南部地区集镇多、建筑密集,而岛北以耕地居多。

崇明过去以什么产业为主?从民居的“一窗一阘”可以分析出棉纺是主业。“一窗一阘”是指一个门框,一半安装门,另外一半分成上下两块,上面安装小小的窗户,下面是封闭的。海岛风雨较大,雨天不能开门,只开一扇小窗户,就能方便屋内采光,恶劣天气下也可以织布。一旦要把织布机搬进搬出,只要把门、窗都卸下来即可。

传统农耕生产孕育的智慧不止于此。崇明民宅周围会有一圈水沟,这条水沟具有养殖功能,还兼具防汛、防盗、防火等等。

浦东、奉贤:西式又江南

浦东和奉贤处于东部滨海地区,由于成陆比较晚,建筑风格吸收了各地的建筑元素,整体以泛江南区域的水乡民居风格为主,兼具上海开埠之后的洋气。“这正是上海滨海地区乡村建筑的特色之一。”上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宾慧中说。为了论证这一点,上海大学建筑系团队几乎跑遍浦东和奉贤,甚至开车兜圈寻找导航地图中没有坐标的老房子。最终“挖出”了100多座埋没于历史中的老宝贝。

以浦东为例,浦东地区民居基本临河而建,形成一街一河的街巷肌理风貌,很有江南特色。但是细部装饰、仪门的风格却是中西合璧,材料也是多元化的,木质门窗与砖石柱混搭。门窗装修质朴大气,比如高桥至德堂就融合了磨砂彩玻璃和采光贝壳。


年底完成约50个新市镇总体规划


“我们将在9区乡村建筑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总结出一套上海乡村建筑的特色,预计5月上旬完成‘1+9’调研成果,将此作为上海乡村振兴规划的依据之一。”上海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局村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上海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村庄布局需要有顶层设计,规划则为“纲”,可以提高农民居住集中度,为改善乡村面貌、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公共服务创造条件。要让乡村“颜值”与“气质”并存,传统与现代杂糅。

接下来,上海将继续优化完善《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重点强化江南田园环境肌理,江南水乡村庄布局,“粉墙黛瓦”江南民居的典型特征传承等。开展“精品村”村庄设计试点,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乡村规划师团队不局限于规划专业,建筑、艺术、文化领域均有涉及,形成“乡村规划师储备库”。预计上半年启动第一批5个至6个试点,下半年启动8个至10个试点。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规划的过程中,上海将一方面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要求,指导各区开展区总体规划编制,对现状村落开展全面摸底,加强对村庄发展的分类引导。同时,推进新市镇总规编制全覆盖。锁定风貌“保护村”,确定“保留村”规模,研究“撤并村”实施集中居住的多元安置模式。预计今年底完成约50个新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前全市共完成84个,实现全覆盖。

土地管理也要实现创新。简化规划层级,建立“郊野单元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1+1”行动规划机制。结合今年2月上海市规土局开展的“大调研”,研究出台规划和土地管理支持政策,结合松江区农村土改试点完善上海宅基地管理制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