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倡议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

2018-05-04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151 次

论坛现场

4月28日,以“建筑春天——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为主题的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全省勘察设计行业精英代表汇聚一堂,共襄盛会,共谋广东建筑设计创作繁荣发展未来。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出席论坛,为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颁证并讲话。

19位首届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获颁证书

广东勘察设计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我省勘察设计从业人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付出了辛勤汗水,但省内未建立勘察设计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行业顶尖技术人才在培育、关心、爱护方面给予的政策扶持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

为此,2017年10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认定工作,并于2018年2月28日公布结果,马震聪、韦宏、史海欧、宁平华、刘琼祥、汤朝晖、孙一民、孙礼军、李爱国、李骏飞、杨光华、张文华、张良平、陈星、陈伟雄、林毅、罗赤宇、黄捷、彭卫平等19位行业专家被认定为“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为首届省“勘察设计大师”颁发证书

会上,许瑞生副省长为19位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颁发证书,并为德国慕尼黑亚尔派国际建筑事务所副总裁俞军颁发“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下乡服务荣誉证书。许瑞生表示,现阶段各领域都有很多奖项、称号,但更多是局限在基础理论,科研设计或者是其他教学领域等,对实用型创新的创意设计缺乏足够的荣誉给予。对战斗在实用工程技术的第一线,在社会实践中创造财富的设计者、实践者,在评审中不应只以论文等硬性条件为标准,不能忽视创造性的付出,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荣誉奖励。省勘察设计大师认定工作为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开了个好头,也是繁荣建筑创作、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应以此为契机,改进招投标和职称评定工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凝聚建筑创作新动力。

许瑞生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要求为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建筑创作不断繁荣、勘察设计大师发挥作用指明了奋斗方向。建筑创作要紧扣时代主题,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上有所作为;要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加快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上有所作为;要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有所作为;要在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古村落,打响南粤文化品牌上有所作为;要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典范,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许瑞生指出,新时期必须重新审视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在政策制定上,应制定鼓励创作性劳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秩序,遵循市场公平秩序的政策;行业协会也要把真正的专业精神、专业管理回归到行业实践本身,真正能够表达一种专业精神,或者进行专业的约定俗成,保护专业的利益,在任何艺术设计评审中,保证会员的利益,保证他们专业的纯洁性,帮助会员们遵守职业道德;要注意购买公共服务和专业志愿精神的区别,充分尊重“三师”志愿者。

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讲话

许瑞生强调,所谓大师,应去掉“大”,而为“师”,所谓“师”就是示范、楷模、榜样,大师们更多的应该做示范,做榜样,做为社会负责任的事情。他要求,大师可以小筑,应多平视少仰视,世界许多著名建筑师都有许多乡村实践,大师应该多向工匠学习,吸取民间养分。

“我们的建筑历史知识不能局限在教室,设计师和教师要多走出绘图室和教室,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多地传播给社会,提升全社会的建筑美学知识和品味,使设计理念在广阔的土壤中发扬光大,从而使更多人更加热爱南粤这片大地。”许瑞生还指出,必须重视建筑教育,建筑教育必须跟社会进步共同努力,鼓励建筑系学生,更多地吸取泥土的营养,发挥创造力,创造更多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设计。

此外,许瑞生还表示,希望建筑教育能与南粤古驿道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活动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希望建筑师们积极参与到驿道两旁的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让南粤古驿道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颁证仪式环节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主持,省发改委、科技厅、交通厅、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同志,19位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及部分勘察设计专家、勘察设计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主持论坛颁证环节

“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倡议书”发布

为繁荣广东建筑创作,推动全省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论坛正式发布《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倡议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曾宪川宣读《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倡议书》

倡议书将美好生活定义为“品质”“舒适”“健康”“愉悦”“智慧”“绿色”“尊严”“自信”“诗意”的生活,呼吁应强化终身责任意识,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不断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水平,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来推动高质量建设;坚守“工匠精神”,顺应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注重建筑功能的综合化利用及高效化运营;关注人的生命密码和情感需求,让建筑成为人们身心归属的美好家园;对气候环境、地域文化、生活方式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响应,环境设计达至“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探索新型材料技术、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等最新科技,融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相关学科知识;坚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低碳设计,努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以生态理念打磨建筑精度;关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通过设计给他们带来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努力在创作理论、方法和表达上传承、挖掘传统建筑蕴藏的文化元素,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形成多样化的本土建筑风格;在环境的诗意、文化的诗意、艺术的诗意和哲学的诗意等方面落笔着力,创作出能引发人们共鸣的精神寓所。

倡议书提出,新一轮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建设机遇,已然把勘察设计行业推向一个全新、开阔的历史舞台。新时代建筑师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矢志不移地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探索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建筑师负责制、工程总承包等行业变革,创新建筑方案优选制度,加强建筑文化推广,健全建筑设计人才培育评价激励机制,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题报告受欢迎

主题报告现场

颁证仪式后,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陈雄主持的论坛主题报告正式开始,受到与会者们的热烈欢迎。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在题为《北京CBD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及第一高塔的设计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从单调消极的纯功能空间开发走向人性化的积极建筑空间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以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更可以为塑造城市活力提供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地下空间具有全天候、紧凑高效、安全、节能等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利用价值。建筑师可以在地下空间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让地下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生活。

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一民以《精彩,理性绘制》为题作演讲报告。在报告中,他对北京奥运摔跤馆、淮安体育中心等多个设计项目进行了讲解,并指出在将建筑创作退化为美丽叙事的气氛之下,表皮建筑泛滥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

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王一旻作了《城市建设的建筑,建筑的精神》主题报告。他提出“城的概念”城市更新使得今天的项目尺度大,地块多,利益群体多,交通体系多;项目被关注的,除建筑的形式带来的风貌之外,更是对城市的意义和蓬勃的产业;建筑师与规划师的工作界限模糊;建筑师与规划师、交通专家共同工作成为常态,建筑师内、上下级间也更倾向与群体互动地工作,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永远不足;建筑师必须保持学习,学习跨专业的知识,跨专业沟通的技能,领会政策,关注全球;建筑师变得更开放,更协作,更辛苦,工作的意义也更神圣等六大思考。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副总经理肖蓝作了《艺术的乐章----从深圳“两馆”建设过程体验建筑师责任》主题报告。她以深圳“两馆”的项目案例强调建筑师负责制在项目中体现应包括参与规划、提出策划、完成设计、监督施工、指导运输、更新改造、辅助拆除等内容。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主办,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设综合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香港华艺顾问设计(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协办。


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

--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倡议书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一座好的建筑可以被后世颂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党的十九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掀开了新的一页。面对新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我们应该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国特色、地域特征、时代风貌的建筑作品,让这些充满活力的“音符”,奏出南粤大地最美好和最动人的乐章。

我们认为,建筑既是文化的纪录者,更是历史的铸造者。建筑师的神圣使命,当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脉搏,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呼应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为此,我们倡议:

美好生活,就是“品质”的生活。我们应强化终身责任意识,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不断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水平,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来推动高质量建设,引领城乡建设品质革命。

美好生活,就是“舒适”的生活。我们应顺应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注重建筑功能的综合化利用及高效化运营,给使用者带来便捷舒适的体验;我们应坚守“工匠精神”,将建筑打造成与我们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的空间载体。

美好生活,就是“健康”的生活。我们应关注人的生命密码和情感需求,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怀来呵护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让建筑成为人们身心归属的美好家园,赋予生命旅途更多的获得感。

美好生活,就是“愉悦”的生活。我们应对气候环境、地域文化、生活方式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响应,环境设计达至“自然和谐、天人合一”,让使用者在愉悦中回归淳朴,在淳朴中放飞美丽的心灵。

美好生活,就是“智慧”的生活。我们应探索新型材料技术、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等最新科技,融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创新锤炼建筑的科技维度,以创新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美好生活,就是“绿色”的生活。我们应坚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低碳设计,努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以生态理念打磨建筑精度,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美好生活,就是“尊严”的生活。我们应坚守平等与公平理念,特别关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通过设计给他们带来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唱一曲和谐的生活赞歌。

美好生活,就是“自信”的生活。我们应树立文化自信与原创精神,努力在创作理论、方法和表达上传承、挖掘传统建筑蕴藏的文化元素,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形成多样化的本土建筑风格。

美好生活,就是“诗意”的生活。我们应理解与把握好更高层次的人类精神需求,在环境的诗意、文化的诗意、艺术的诗意和哲学的诗意等方面落笔着力,创作出能引发人们共鸣的精神寓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知道,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新一轮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建设机遇,已然把我们推向一个全新、开阔的历史舞台。我们要勇于担当,勇立潮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矢志不移地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撸起袖子”探索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建筑师负责制”、工程总承包等行业变革,创新建筑方案优选制度,加强建筑文化推广,健全建筑设计人才培育评价激励机制,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携手同心,共担新时代责任和使命,迎接建筑春天,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