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贝氏建筑事务所 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7-12-18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159 次

近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HAD)与贝氏建筑事务所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于在清华大学圆满举行。贝氏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贝礼中先生代表事务所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签订合作备忘录。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耀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盛文革,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企划部主任杨丝路。同时,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的赵炜女士(Ms. Winona Zhao)对于本次战略合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左至右)崔仁圆先生、刘建华副院长、刘玉龙副院长、贝礼中先生LiChung (Sandi) Pei、庄惟敏院长、吴耀东总建筑师、盛文革总建筑师、杨丝路主任

首先,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项目合作,对于有合作可能性的项目,优先对接战略合作伙伴的服务,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以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此外,双方将在国内外开展联合展览、联合研讨会、联合教学等品牌活动,并通过联合出版物及专项宣传方式,形成两个建筑设计知名品牌的全球推广,以促进双方多层次、多维度的推广合作。

贝礼中Li Chung (Sandi) Pei,贝氏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与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通过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贝氏建筑事务所将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双方自身优势,在业务捆绑、市场营销、设计产品、学术合作、资源置换等多个领域开展强强合作,共同促进双方合作的延伸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强强合作优势、并共同发展的目标。

公司背景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祖辈苏州望族,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度过童年。1927年他随父亲到上海读中学,当时上海的西方建筑风格对他产生了触动。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但因不适应该校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专业,后在哈佛大学取得建筑学硕士。贝聿铭师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马歇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等现代主义鼻祖。1955年,成立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开始了其漫长的建筑执业生涯。他主持设计并建造的项目涵盖了政府大楼、大使馆、博物馆、音乐厅、办公楼、酒店、银行、医院、住宅、教堂及城市更新等,其中涌现出诸多现代建筑史上的杰作。1992 年,贝聿铭从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退休,以顾问建筑师的身份加入其子贝礼中先生与兄长贝建中先生于同年共同创立的贝氏建筑事务所继续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贝氏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了贝氏一直以来秉持的设计承诺,形成了创新与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并延续至今。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成立于1992年,位于纽约市,是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际设计事务所,专注于卓越优秀的设计。

合伙人贝建中和贝礼中,和一支经验丰富、才华横溢的专业团队一起创造卓越创新的设计。他们认为建筑应该是有思想的,精心建造的,且应适应社会的需要。尊重过去,反应当下,追求持久的建筑是事务所赖以工作的基础。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方法始于对每一个项目的独特性的全面理解。设计解决方案和构建要素以一种综合的方式融合起来,始终满足客户和居住者的需求。他们不仅考虑直接的现场情况,也考虑更大层面的物质和文化背景。所有设计都将可持续性考虑在内,努力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的25年里,事务所从事了广泛的项目设计,从超大型项目到小项目,包括企业和住宅大楼, 医疗保健机构,机构建筑,博物馆,金融总部,滨水公园,和城市总体规划。其国际项目涵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欧洲、亚洲、非洲和中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我院依托于清华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作为建筑学院、土水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的转化,规划设计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2011年,我院被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审定为“全国建筑设计行业诚信单位”。2012年10月,我院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

我院现有工程设计人员1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勘察设计大师3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39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9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40%以上,人才密集、专业齐全、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

近年来,由我院设计并建成的工程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奖达三百余项,位居全国甲级院前列。科研方面,我院完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的站房建筑设计工作;主编及参编了多项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轻钢构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课题也已获得发明专利。学术方面,主编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分册,参编了《建筑学名词》;作为产学研的平台,自2011年起建立了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方面,已获得中国(CNAS)和英国(UKAS)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