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城:中国都市规划的未来 进化更新的模式

2017-11-18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291 次

2017年第七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上,何新城建筑师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动态城市基金会主席何新城发表演讲《中国都市规划的未来:进化更新的模式》。

何新城建筑师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动态城市基金会主席何新城演讲

大会现场

何新城:谢谢,大家下午好,谢谢你们的耐心等待!看一下中国最牛的城市,重庆。这是重庆,是在1980年,我会很快的点,点几副图,你看一下日新月异的一些变化。这是成都,大家可以能够看到我们在讨论的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在中国的现象,我把它称为是有机的发展,或者是市场驱动的发展。我们在这里说的就是传统的一些渠道和现在的渠道,我们首先要做相关的进化规划,我们从这个逻辑要做的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主题,城市的更新和城市的强化,我们过去20年一直在做这个,而且有过多的产能过剩,但是这种过能带来了很多无效或者低效土地的使用。

这是城市的分散化,这里可以看到一张图上,北京和天津,很难追踪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所以我们要有新的规划原则,尤其是来进行现在建筑的升级,还有就是从战略上改善农村和城市的结构,来保护和促进乡村的发展。看到一些非常神奇的变化,这是长三角的地区,可以看到十年中发生的剧变,这是上海2000年的时候,可以看到城市的轨迹,增加的城市的用地,这是2010年上海出现的变化。这就意味着由于它的扩张如此之快,那么很多的这些低效能都是处在于郊区的地区,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可以去促进它的效率来加强它的效率,尤其是在黄色的这个区域,我们再看一下北京,紫色的部分都非常的喜欢,但是黄色是我们不太了解的区域,上海也是如此,可以看到黄色和紫色的分布情况。周边和城市中心,在这里的十年,如果计算得准确,其实也是城市增加了一倍。

在珠三角也是如此,这里最有趣的一点,由于一些山脉的地理方面的风格,这个城市不能够像过去20年一样疯狂的扩张了,但是黄色的区域根据以前剩下的土地进行扩展,但是现在已经是向内进行扩展,现在还是有进一步扩展的潜力。这个过程也是给我们产生了独特的现象,由于我们的密度出现了一些孤岛,好象是从城市里面分离的现象,中国有一个词叫鬼城,过多的存量或者是过剩,另外就是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分界线。还有一些混合的土地使用,包括多种土地使用,包括工业、农业以及居民的用地等等。甚至还有整个农业的一些大都市,或者是城乡结合部,其实这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完成城市化进程,现在已经持续好几十年,但是这种疯狂的扩张现在还存在,这是2012年的卫生图象,这完全就是一些农业的用地,在2015年还是非常极端的农村的用地,农村的工业化进程,我们的趋势就是很多人逆转回到了农村地区进行回流,而且他们的家人在那边,他们的业务也在那边,所以就出现了剧烈的人口回流,进入到农村地区进行发展。结果就是一些非常混杂的低端或者是低效的景观。而且定起来都非常难,还不要说控制了。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在刚才的演讲里面也听到,它威胁到了一些农业生产的用地,而且也是威胁到了多样性,比如这些就是中国东部的土地使用情况,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密度非常的高,这一点来说是比较对的。

下面看一下3D的图象,首先看一下密度,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把它称为是云状与长钉,有时候可以看到密度非常的高,密度意味着潜力,可以实现持续的密集紧凑的城市,但是密度就像是云一样,像云块一样的密度,并不是非常的有力,有时候也有相关的弊端,而且会出现城市周边的过高的一些人口增长。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图象已经是过时了,看到这些小点意味着密度,现在已经被这副图所取代,也就是说是有持续性的城市区块,包括居民地区集聚的增长,居住区的增长。这个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实际上你了解城市是一些人流物流的交际,这种混乱的环境可以得到改善,我们只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城市就可以改善,但是直到现在这些新的城市都是不成功的。所以我想要去改变这种分散的情况,但是经常都是不成功的。

那么我们能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们引入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战队,这个战队就是来保持我们的发展,尽可能的靠近我们基础的架构和设施,尽可能把这个图放大,如果放大你可以看到,如果是重庆和成都是这么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就是这两大城市的规划要如何来规划呢,包括公共的交通,我们可以看到公共的交通现在是像高铁,一个多小时,和高速公路就能够将两个城市在很短的时间联系在一起,缩短了空间和时间。如果是再来看一下整个城市的话。包括国家的网格点,最后形成一些是城市群,这就是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是要构建一些新的城市,这就意味着现在有500个城市把它构建成一个城市群。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城市群的情况,这是我们一种新的说法,在过去的20年像小城到大城都是在不断的复制,他们增加了很多的空间,加大了密度。但是又是效率非常低的。这是南充,我们也做了一个项目,也适用了这样一个战略,可以看到南充有一个非常大的城市的中心,然后又不断的发展,这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设计的战略,把它分块,这就是首先可以看到,这是粗糙的交通的网络。像骑自行车,像步行等等。这就是可以步行的一个项目,人们都愿意坐得比较方便,在周边可以走路去购物中心,又可以去公园,或者是小型的社区中心、医疗的设施幼儿园,教育机构等等,把它称之为可步行式的生活方式。所以说构建了这样子的一种网格性的城市设计,同时也将所有的绿地融合在这里面。在这样子的一种网格式的设计当中,是有各自的公园,南充现在当前的社区是非常大的,然后进行了细分,我们可以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发展,这就是毛细血管一样的水路,是一种微型慢型的网格主干。 我们可以先建新城区,老城区随后进行发展。

这是在深圳龙岗平地的开发项目,我在龙岗周边爬了很多的山。然后在龙岗平地可以看到,如果是在山上来建筑的话是非常昂贵的,成本非常的高。对于龙岗平地,可以将这样子的一个设计,能否能够进行逆转,我们将绿色的空间带到了工业去,带到了城市当中,构建绿色的长廊,绿色的城市周边地区,又有绿色基础设施,当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有意义的因素。在20多年之前的时候城市的发展当时就是这样子的一种状况。这是在城市和乡村,现在实际上是结合得非常好,而非是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城市和城市,乡村和乡村,这是浦东。因为我住在上海,这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从黄埔江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没有城市的,只有浦西是城市,老上海的眼中浦东不称职为城市。那么浦东的发展是除了像高层的建筑以外,现在也有很好的景观,通过这样子的一个发展,就可以看到,从以前的粗糙的封闭的单调的分区现在发展为更加可以被利用的浦东,可以看到浦西和浦东,浦西是逐渐的发展,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发展,而浦东是同时开始发展,一个大规模的浦东开发的项目,所以这是一个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就想解释的是,如果是两个来升级的话,一个是精细的文笔一个是粗糙的文笔,可以看一下图,所有的建筑都是朝南的,当然不一定所有的都是朝南就一定是舒服的,而且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也是不可行的,因为有一些商业设施不一定一定要朝南,按照街区的发展,所以就浪费了一些空间,并且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投资的浪费。所以我们首先就要来规范,这个规范在这些街区,与他们的需求进行匹配,并且最大程度上来将他们进行开放,将设施多元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管理这些单元。当然最大的一个挑战,像新的零售区包围着街区,而且商店要打开,对自行车道和绿地要提高,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这是浦东的一个中心,当我解决这个区域问题的时候,你知道浦东其他的地方来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新的建筑的足迹是具备简单有力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浦东将会演变成混合的模式。因为现在最大的挑战,绿地和绿地之间是隔绝的,他们有一种连通性或者互动性,这就是在城市其他地方大的工业化战区,这就形成了愿景的矛盾,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如何能够来改善这样子的一种冲突性的愿景。所以我就想尝试用城市化,但是又不对土地来城市化,也就是说保存保养现有的生态的土地,但是这样子的一个概念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如果是你使用以前常规的战略的话,那你很可能要将这两个进行划分和区分。如果我们将功能区域进行划分的话,哪些是生活区,哪些是农业区和城市区。所以我们的战略是非常的精准,可以适用于较大的地区,可以来解决像土地在尺寸变大的问题,而且也能够涵盖很大的空间。所以说我们就进行了所有的这些现有土地功能性的分析,浦东有一个非常好的水性网络,因为有着非常好的农业用地。所以你可以看到他们彼此是来交叉融合在一起的,而且是遍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个绿地,是星星点点的分布,在浦东又能够与工业区融合在一起,所以污染能够得到控制。所以说我们就来构建一个紧凑的绿化带,在外围地带,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城市构建一个环绕浦东的紧凑绿化带,我们就建模,对这个建模来划分功能,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看到黄色的部分就是代表着住宅还有乡村和工业。这是新的车站地铁,我们只需要跟随城市发展的步伐,这就是新的车站的外观,如果是这样的形式出现的话,土地当前使用的目的,首先要确定这块土地使用的目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将这块土地的使用,很多地方先把这块土地的功能锁定下来,要锁定土地功能的话,与城市发展战略是存在矛盾性的,城市和乡村有同样的压力,同样也要努力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这是我们的城市圈,而且会不断的加强,我们可以设计叫做水的城市,而且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一些操作。我们就直接进入到了水之城,这就意味着,这些都是根据现有的河道的形态,我们没有去做任何的变更,没有去做任何的改变,就遵循现在的地貌。这是现有的一些管道,我们可以把城市和郊区来做完美的结合,你可以看到通过这种灌溉的渠道或者是河道,有一些人可能会有怀疑,但是我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奏效的。如果是我们有了这方面的一些关注,那么就可以看到,可以容纳很多的居民,而且他们景观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而且我们也可以提高它的密度。这样就可以来均衡的分布压力。

我想要说服大家的就是要来达到这样一个境地,来维护这样一些好的景观。所以我们可以在浦东的机场看到高铁站,有很长的长度,建立这种密度以后可以来保存风景景观以及生态,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