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建筑师的成长 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关注教育与修养
在一个建筑师的成长道路上,外在的教化与内在的修养的种子是如何播下并培育的?他们的作品为何会获得大家的喜爱,同时又展示着不同的个人风格?
6月9日,以“建筑师的成长:教育与修养”为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U7+ 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深度”举办。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建筑专业委员会领导、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原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孙光初、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葛爱荣、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董丹申、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梅洪元等高校设计院院长、各大高校设计院中青年设计师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主持此次论坛。
此次关注建筑师的成长的论坛旨在联结高校建筑学领域顶尖学术力量,以高校设计院巡讲走访的活动方式,建立高校设计院协同体系,营造常态化的学习展示及交流互动的战略平台。以思想的力量激活创新的细胞,进一步激发当代高校设计院中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切实关心、支持中青年建筑师的事业发展和规划,引导广大中青年建筑师成长为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中青年建筑设计大师,使高校设计院真正成为锻造优秀人才的前沿阵地。
领导致辞
【致辞】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直属基建管理处 处长徐小强
近年来国家在预算内的项目管理方面深化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特别这两年提出的些简政放权的管理要求,密集出台了一些新政,与我们直属高校基本建设的项目管理和投资安排直接相关的就有不少,比如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来要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加强投资事中事后的监管,还提出来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要推广BIM技术,去年8月份,中办国办发出通知,要求要完善中央高校基本建设的项目管理,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建设项目由审批制改备案制,为此教育部修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去年9月国办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今年以来,我们在座的高校设计院也在积极参与部里的绿色校园、绿色发展的一些专题的研究活动,比如加大事后评价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设计单位和评估单位从理念、方法、技术的层面去做一些积极的回应。只有两个方面协调配合到位,才能确保中央新精神、新要求能够率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园里面得到贯彻和落实,体现直属高校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的作用。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致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孙光初
U7+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是由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七家联合发起的,活动宗旨是为提高高校设计院中青年建筑师学术的精神,充分利用高校分会这个平台,充分利用高校建筑学领域的资源和优势,造就和培养一大批优秀重青年建筑师。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们这次大会的LOGO,这个LOGO是经过几次酝酿和讨论的,最后选用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选出的方案,U是代表大学,还有表示联盟,七家是表现七家首先发起的单位,+就是我们希望以后还有很多设计院加入到这个活动里面来,现在微信里面都有一个+号,有这个意义。还有一个颜色,我们七家每家有一种特定的颜色,清华一贯用的是紫色。今年是在清华召开,所以这个色调全部是紫色的,下一轮到了同济,颜色我记不清了,还是很有特色的。这个LOGO的寓意和想法非常好,反映了我们中青年建筑师确实有很好的创意。
【致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惟敏
在设计获奖方面,高校的设计院、高校的设计企业、高校的建筑师大概占到47%以上;科研占到这个行业科研成果的70%以上。这一点在全国的勘查设计行业交流里面,我们也明确地把它表达出来,这确确实实是我们高校的特点。当然在国际上而言,我们的高校也有特点,因为大家只有中国,前一段时间听说还有越南,后来现在也不是特别清楚了,只有中国的企业,高校的设计院是可以在校园里面办的。而且确确实实也证明这样一个办法,这样一个途径,确实为我们的学科建设发展,为我们城乡设和新的作品的呈现,起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建筑师强,设计行业就能强;高校里面的青年建筑师强,高校设计院就能强。这个不仅仅是我们的希望,也是行业的希望,其实每次在大协会会开会的时候,学会开会的时候,领导都会说对我们确实寄予很高的期望。就像孙院长说的,我们搭建这个高校分会这个平台,就是希望能够有这样一个环境,能够有这样一个宽松的、热烈的大家凝聚在一块的环境,这样一个平台,提供给各位,能够让我们优秀的中青年建筑师变得更优秀,能够让你们从这里面走到行业的第一线去,能够扩大大家的影响,把作品宣传出去,把建筑师的声音宣传出去。#p#副标题#e#
在这里,我也代表东道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热烈的欢迎各位的到来,期望我们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这是第一站,我们尽我们的全力,希望呈现出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并希望在后面的几届都可以呈现出来各自的特色,当然最关键的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的建筑师们可以充分的展示,充分的交流。我个人也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可以请大协会行业或者所在地其他的设计院的同行来一起观摩,来一起交流。总之要扩大我们的影响,把中青年建筑师,把设计师的声音、作品和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
论坛Logo的启动仪式
主题演讲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梅洪元
繁而至简返璞归真——建筑教育与修养有感
实际上我也知道这个命题本身,刚才刘玉龙院长已经做了非常深刻的诠释,我也知道建筑教育作为一个建筑师在从业之前的教育和在岗作为建筑师一个继续教育,它是一个全过程的。但是今天整个发展趋势来讲,应该是从学界到业界,从校园到社会,这种渗透,这种交融,这种趋势是越来越强,无论从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是我们教育教学手段,还是我们平台的搭建,刚才庄院长也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对学院和设计院对人才的培养都在各自发挥着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我今天在这里所谈到的建筑教育和建筑修养,我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面对大家已经走向了职业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说,应该了解一下当下的从业前的建筑教育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所以我的题目是繁而至简,返璞归真,谈一下建筑教育与修养有感。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阐述一下,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建筑师面临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刚才也谈到了,建筑师的成长离不开外在的教化与内在的修为,我们做出一个好的作品,可能表达了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一个作品它也会深刻反映,作为一个创作主体建筑师他自身的教育和他的修养。当下的建筑语境,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海量知识、多样技术、多元价值为特征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以文化传承、环境友好、人文关怀为本源的时代,如何提升建筑品质,创造与环境、技术、社会同生共进的建筑文化,我倡导繁而至简的建筑教育,促进建筑从狭义向广义。
繁而至简,变革时代的建筑教育;建筑修养,返璞归真,新常态下的建筑修养。【完整演讲】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设计三所副所长莫修权
器与道—建筑创作思考与实践
可能大家末会觉得这个题目跟建筑有什么关系?器与道是中国传统哲学里的一对概念,一直以来很多的中国大哲学家都在论述这个器与道的关系,而且我个人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同学科的问题,包括建筑问题,最终其实都是落实到一个哲学的问题。在周易里面也提到,所谓的器与道就是形而上者有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我们建筑师非常熟悉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同时他也说过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第二句从建筑的角度来理解,刚才梅大师提到,建筑创作的道并不是一个恒常的,不是一个恒常的解决方案,是这么一个理念。
在器这个层面,一般来说都认为它相对比较具体具像,微观层面的,比如一些造型,一些构件,一些材料,这个是器这个层面的。在道这个层面,基本上应该是一个比较整体的,比较抽象的,更宏观一点的,主要是指的创作的理念,创作的法则的概念。下面我举了几个图片,比如像中国大屋顶的形式,应该是落实在器的层面。比如一个建筑创作,使用的材料也是器这个层面,这两张图片,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的理念,那就是道这个层面。在整体的村落或者一个建筑群跟自然环境的融合这种关系,又是道这个层面。这个器与道其实它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这对概念是相生相融的。就拿我们建筑上最常见的斗拱来说,它应该是作为建筑上器这个层面的东西,但是它斗拱所谓的材,所有的分,它的尺寸,构成斗拱的这套体系又蕴含了道,而且是一个大道至简的原理。西方的柱头也同样,构成了西方建筑从古到今天的一个建筑的根源。但是本身这些柱头,这些构件之间怎么匹配,尺寸关系,它又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一个原则规则在这里面。从这个角度来说,道与器的辩证统一,中国很多理学家对道与器也做了论述。比如宋代的朱熹说过道非器不形,倒非道不立,程颢说器亦道,道亦器,王夫之说无其器则无其道。
因为器和道这两个概念,它是一个辩证统一的,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在设计当中,我也想贯彻一个以器材为体,以道为用的概念,作为我们在设计院的建筑师来说,肯定是要理念和实践是并重的。【完整演讲】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顾志宏
《印象语言》
中青年建筑师代表设计院的力量和未来,不光是力量和未来,大多数的活是在中青年建筑师在做,中青年建筑师的教育与修养确实很重要。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让这么多的设计作品,比如一年能干一千个活,都能够体现我们的教育和修养,都能实现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质量。我写了一句话,体验与呈现美的能力,我们怎么能够真的去把控体验呈现美的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比如体验什么样的美,一般来说,我们去理解这句话,体验建筑空间的美,我的体会,包括我带领我们这些年轻的设计团队在做很多设计项目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体验美的能力,可能不仅仅指的是建筑。在建筑创作中我们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审美质量,除了逻辑推理以外,怎么以原创的思想调动理性之外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建筑之外的文化、记忆、生活、历史、自然等等东西,这些东西怎么融入到我们建筑中,所以我提出新印象语言,我们用建筑语言的方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审美质量。超越简单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比如地形的分析,功能的分析,这些我们建筑师比较容易把握,恰恰是一些虚的东西,在我们分析完了这些功能、环境、交通,我们怎么把它做的更有意思,更好呢?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很多中青年建筑师就比较盲目。也许有一个什么好的想法,也许没有好的想法,这一段思考是我们应该着力去提升的。#p#副标题#e#
青年建筑师就建筑论建筑,只是局限在建筑本身怎么去给它做好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感性因素至关重要的,我们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文化,来源于生活,这些才是我们创作的根本的源泉和根本的动力。【完整演讲】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高庆辉
因地而生——以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等时间作品为例
这个题目的起源,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是移动互联,在手机媒体非常发达的一个时候,尤其在我们中国,在电商包括移动支付,包括一些相关的各种APP客户端发达的社会,甚至中国的手机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一个市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包括我们公众获取信息主要的来源,甚至90%都来自于手机。建筑师也是这样,建筑师看一些相关的案例,可以拿一个手机,全世界所有在建的,甚至完成的,包含一些重大型的国际竞赛,都可以从手机很轻易的获得。一方面这个渠道更加容易了,但另一方面也会更加的表象,我们只是看它建筑的颜值,看一张照片,设计师背后的一些思考,来龙去脉,来自于哪里,怎么生成,怎么建造,这个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一个话题。
我画了一个同心圆,最中心的是我们的建筑设计,从它的外延,更大范围的地域,以及更宏观的地理,从内向外延展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思路开始,我们建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从个人感受来讲,是有内在的一个逻辑。反过来看,从地理再到地域,更宏观的一个地理到一个地域,再到一个相关的周边场所的文脉,再到我们建筑的内部,中间的彩色区域就是我们的设计,就是我们的建筑师做的设计。白色的区域可以把它简单称作我们设计的依据,或者它所谓的一些背景条件,我把它从大到小,从很宏观的地理尺度逐渐到我们的建筑,形成我们的设计概念,通过一些建造措施,最后竣工,这样一个过程把它称为因地而生。【完整演讲】
6月9日中青年建筑设计论坛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继续开讲
(特邀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宋晔皓
可持续设计思考
建筑和气候应该是对应的,建筑不用设备的时候,是可以适当的调节气候的。随着这方面的拓展,学习建筑之外的很多东西,包括生态学的等等,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原理。第一就是冷和热,在一个达到现代舒适水平的建筑里面,在一个相对特定的气候区,在冬天没有热源,在夏天没有冷源,这样的环境是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舒适需求的,这是第一个,也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经验。
很多完全靠建筑师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就是契合了在60年代提出的生物气候设计里的某一个曲线。如果要追求恒温横湿要借助设备,建筑师努力的地方在哪里呢?通过建筑设计尽量少用设备甚至不用,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太阳、风、水和土,这几个基本涵盖了所谓可再生能源最大的组成部分,太阳是所有能源的来源,夏天我们需要遮阳,甚至利用太阳的热,促进自然通风,带走热空气,可以做到被动的制冷。冬天利用温室效应,可以加热,可以减少空调的热负荷。风最大的作用,现在当然北京面临着污染的问题,自然通风成为了一个刻意被回避的话题了。PM2.5很猖獗,但是我想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小点,也许20年、也许30年以后,雾霾问题没有像今天这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风仍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最大的作用,当你在室内过热的时候,有一个玻璃点,必然把热引进来,如果有自然通风,可以把热量带走,可以适当改善你的舒适度,从而进一步减少设备的用能量。【完整演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李立
剖开的风暴
我通过四个案例,阐述了我在同济大学做教师的一个设计的出发点,为什么要说有独立的人格呢?我不会人云亦云,社会上设计院或者别人做什么,我不会受他影响。按照我的判断,这个场地你要标志化的,我要把这个建筑放在地下。另外回归建筑学本体的基本价值观,要通过我们这个团队的设计,还是要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息,那些本体的设计逻辑不会因为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而消失不存在。建筑学一些核心的东西还是不会改变的,如何为人更好的感知,更好的使用,这是不会变的。还有设计的定位,每个设计的题目,采取什么线索,怎么为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建筑师要强烈传递出来的。我们这个团队跟国内这些大院都有一些来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跟大家交往,持续的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我们跟华南理工大学在投标场上经常相会,我们向他们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通过这种交手,一方面学习了他们优秀的地方,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对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遇到合适的时机,总归你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三,围绕着本体的设计价值观,设计理念,发展出相应的可以操作的设计方法,在我们看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设计方法诚然没有很多技术性的标签,没有很多所谓研究性的符号,但是我认为它是平实的,贴近本体的一种设计思路,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完整演讲】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五所所长 莫洲瑾
建筑师的新修养——城镇化维度下的平衡建筑美学观
今天的题目叫城镇化维度的平衡建筑美学观,就讲两点,一个叫城镇化维度,我们最近做了很多小城镇的项目,另外是平衡建筑美学观。这是我们浙大院近几年一直在探索摸索的建筑学的理论
首先谈一个维度的概念,维度原型是从数学上来看的,又称纬数。站在青蛙的角度看天空和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宇宙,看的是同样的一个东西,但是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我想再介绍一下平衡这个概念,从数学上的相等而来,同时又有很多能量平衡、力的平衡,包括化学的平衡这些演绎,包括加上思维这个维度,出现很多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种种的建筑学的一些观点。#p#副标题#e#
我们一直认为平衡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追求的一种美的境界,包括非常完美的宇宙平衡的眉间,包括我们一直在痴迷于平衡和不平衡之间的状态。有时候我们老是看它,希望它什么时候倒掉,看很久。我们也可以看到平衡的城市原型的构象,包括卢浮宫的油画,战争与平衡,女人和战争,刚和肉的平衡。很多艺术品因为平衡而追求了美的境界。包括在这个景点里面,每个人都会做这样一个动作,人们潜意识有维持平衡的一种心态。
把平衡建筑和维度三个加起来之后,我们认为可以产生一种可操作性的建筑美学。平衡建筑在零维的层面上,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存在的合理性的问题。大家拿到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设计项目的时候,往往这个项目已经立项了,已经在规划层面立项了,但是在小城镇背景下,很多项目都可以由建筑师来进行策划。【完整演讲】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一室副主任 张振辉
连贯——项目实践与认知整合
调节回迁户需要解决的分配面积的的策略,我们有了一个基本模式,能够符合各方的诉求,为此设立了一个准绳,可以在非常有机的老城地块铺开。为了充分利用地块,我们对标准的部分进行了很多的变形。在破面上我们想维持老城的街巷的格局,但是不允许,让这个街巷符合我们希望的尺度的限制,充实仍然通过施工图的审查。这样导致户型设计更加复杂,在上面三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户型。我们也通过坡面设计,在非常紧密的广州的老城提供了一些二层的活动平台,建成了以后,受回迁户的欢迎。
通过建筑紧密结合的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一种考虑,我们很有层次的区分出要保留的建筑,不能拆的建筑。把这个项目的主体住宅按照居住的规律和规范放入,最后在底层根据原来的街巷,发展出一套步行的以商业门面或者社区服务为主的步行系统,形成了有机更新和延续旧城肌理的一种模式。这张图可以看到新的一个最大的住宅组团,它的主入口和原来保留的建筑巷道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气流在我们这个区域非常容易贯通,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我们去现场感受过,确实有这种通风的效果。【完整演讲】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陆诗亮
未建成的未来——基于几个体育建筑作品的反思与启示
本着省钱的原则,我们曾经用参数化做了一些,这个是在6月份的学报上马上要登的十三届全运会的一个场馆,它也大量应用了参数化的技术。但是这里面这是很亲民的,造价并不高的场馆,我们用适寒的方式进行一些处理,同时这个适寒的方式,我试图把参数化技术和适寒技术结合在一起,做的一个尝试。参数化,我主张其作为建筑的物质和文化多方面因素的一分子处理立在语境当中,并在实现造型过程中做到经济。
实际未建成在当下的制度与建设环境当中,我们可能并非是一个小小的毛毛虫,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寄居蟹,寄居在大的壳子下面,有可能我们会成为一个横行霸道的庞然大物。我这个人在做体育建筑中的一贯的一个思考方式,就是我一直在提倡平民体育建筑的思想。希望我们的体育建筑从狭义走向广义,从竞技走向全民,从建筑走向城市,从神圣走向平庸,从孤立走向多元,中心意思是体育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把它从神探上拉下来,让我们真正的民享民用。【完整演讲】
圆桌论坛
【主持人】《住区》副主编王韬: 有一个音乐家他的技巧是非常高超,他做的音乐让一个听众听的如痴如醉,这个听众听完就问他,你这音乐太美了,音乐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个音乐就看了他一眼,把这个曲子从头到尾又奏了一遍,这就是他的意思。音乐和建筑有相通的地方,我们做不到像音乐家那么潇洒,我们需要不断去复盘,不断去交流,不断检讨,所以才有我们今天这个论坛。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建
陈建:我一直在想我怎么从一个热血青年就被教育成了一个职业的建筑师?其实我们在座的很多可能也是被教育成了建筑师,其实在上初中甚至高中的时候,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职业。论语里面有句话,有教无类,大概意思不管哪个类型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但是我想反过来想,这个建筑师可能还不一定适用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他是有教有类,为什么呢?因为建筑师本身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大家考大学的时候,对美术各方面有些要求。我个人的第一感知,在谈教育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建筑师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他是一个蛮小众的职业,经常被人说成一群自己比较high的人。建筑师走到工作岗位一直走到现在,40岁、50岁,人是越来越少。
建筑师的第二个特点,梅大师也讲了一些担忧,人工智能跟我们建筑师的关系,我觉得建筑师有一个特殊的属性,他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这两点在刚才几位老师,比如宋老师他的绿色建筑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方面,包括哈工大这位老师的体育建筑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方面,这是建筑师的思量,也是很多入世的建筑师正在追求的。建筑师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角度来讲,谈建筑师的教育和建筑师的修养,建筑师的修养是非常多方面的,华南老师热爱生活,体验生活,你感受到的每一点都是建筑师的修养。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讲,虽然我们大部分是实践派的,在一些方面,到了一定阶段,做了一些定向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建筑分工非常细,像建筑师本身回到文艺复兴时代,非常羡慕他们那代人,建筑师什么活都可以干了。感觉我们什么都干不了,幕墙幕墙可以干了,室内室内干了,感觉你什么都会,但是好像什么都不会。美其名曰是我们建筑师的综合性,专业性是中青年建筑师下半辈子的追求。在建筑师的修养,我个人觉得在很多的积累,到最后真正你做设计的这一块,上午老师也讲到了,个人的感性还是占主要的。虽然在论坛上大家会详细介绍自己的方案,这些方案产生的最后一刻,一定是道可道,非常道,最后一刻的感觉,是你一辈子修炼到最后一刻,人剑合一的结果。今天在这里,参加这场会,我觉得非常受教育,也提高了我的修养。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三所建筑工作室主任 姜娓娓
姜娓娓:在现在的受数字化的冲击的社会环境,计算机可能代替我们建筑师,建筑师能做什么?因为做建筑,最重要的出发点应该是回归到生活当中去,回归到建筑本身当中去,回归到最原始思考的当中去。我就在想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比如日本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断舍离,或是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我在想如何抛弃掉无用的东西,把建筑师内在的东西释放出来。通过多年来的修养,把我们的建筑用我们的理解把它呈现出来。刚才有一位老师讲,我们建筑师应该提供给社会一个什么东西会比较好,我也看了很多,包括你去一些比较好的建筑里面去参观,你会感觉到建筑还是离不开对人的一种关爱,对生灵的一种关爱,你会感到你跟机器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如何能够从我们最深的层次,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我们对建筑的热爱。我在追求极简主义的方向,我希望大家抛弃复杂的生活,重新找到自己,重新能够做一些不是被电脑或者被什么东西所能替代的事情。比如我现在有一个新偶像,是石川纯也,他做自然消隐的建筑,最后呈现出人能够找到自己,爱自己的一种方式的,这是我们作为建筑师,把修养和教育呈现在建筑当中去,呈现给社会一个美好的环境,这是一个使命。#p#副标题#e#
王韬:断舍离,马上反思,开始扔东西,这是建筑师的一个特点。接下来各位嘉宾看看有没有相互要问的问题,我比较着急,我先问一个问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与修养,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形式遵循功能,这个在早期提出来的一个观点,是为了表明他鲜明的一个现代主义的立场。现在回过头来,我们这么多年再去看,至今我们还在给建筑学教育里头还在说的形式遵循功能的原则,现在如何去理解?形式是否是遵循功能还是有其自身的使命?这个不要求是一个统一性的,大家都认可的,在自己的实践中是怎么理解和体现的?
张振辉:我的想法是形式追随人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要分两个层面,他说的出来的是一种,他潜在的,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更深层的捕捉住跟这个项目相关的这些相关者他们可能口头描述出一些任务书或者是表达一些意愿,但是能够发掘出他更深层的需求,用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告诉他你可以这样,这个时候往往结果会更好。
宋晔皓:形式追随功能,像我现在教学生,对于形式是什么,已经转化了。我可能更加关注平面,其次是关注剖面,然后在这背后就是比例、尺度,可能跟形式发生联系的各种东西,恰恰经过这么一折腾,形式已经无关紧要了。如果作出一个东西来,就是那些东西,但是背后那个弦,尺度、比例,比如现在有一个媒体的热点就是小合院改造,北上广深到处乱改,挺好的,我觉得是一件好事,但是背后有挺大问题就是尺度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亲历了小合院的真实体验,看到了照片觉得美轮美奂,挺棒的,但是尺度跟你所想的可能不一样。比如我自己关于尺度这一块有一个很亲身的体会,90年代去波斯坦看混凝土的天文台,看各种资料,觉得棒极了。等你站到跟前的时候,门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发生变形的时候,你对这个东西的失望也是很大的冲击。这样的例子挺多的,我可能举的例子不合适。现在的逻辑,对于我来说,可能平面真的是特别重要。当时客户平面不理解,现在非常理解。下一步关于剖面,剖面涉及到空间,涉及到尺度,我可能关注天窗,关注太阳,关注光,不完全是照,还要关注它的热,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陆诗亮:我跟宋老师一样,我们都是大学学院的老师,同时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平时的时候,一直有一个纠结,上课的时候,总认为自己还有一个设计工作没有做完,等做设计工作的时候,纠结自己马上要去上课,十年一直在这样一个工作当中。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如何来教?当代受社会风气的一些影响,我们学生现在更多是雕塑家,他们已经抛掉了我们的功能需求,从社会化需求出发,从形象入手进行一个创作,先把眼球抓住,把形象抓住,其他的他们说都有人会配合。可能是会有人,这个人是谁?我不知道在哪里。这可能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所遇到的一个问题,还好,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科研教学创新一直在变,就像今天老师讲到的,李老师刚才讲到作为一个老师,现在可能背负科研的任务远比创作的任务大的多得多,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做了很大的转型。我们还有一个中国的评估方法,我们来做我们的教学和对形式对功能的思考。
说的远一点,可能有点跑题。现在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建筑师,但是在当下有大量的建筑师走入课堂,就像我们这个活动也在校园里进行。我们在座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一线,比如我们哈尔滨工业大学,我的建筑学院开始聘请社会上的建筑师来到我们学院进行讲课。他们的引入是由于多种原因,第一种是我们社会上职业并不是非常景气,照前几年有所缩减。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是在欧洲没有的经济泡沫之后产生的反思,包括我们现在中国进入了一轮计划调整,在计划调整的时候,我突然欣喜的发现我们很多原先充斥在一线的建筑师走到教学岗位。这时候我也发现以往我们创作的时候形式追随功能发生了变化,很多建筑师教学生的时候,往往把社会上的一套思考方式给带进去了,评价标准给带进去了。我看到很多这种评价标准,但是他们也同时给学生带来一个很好的典范。就是学生从来没有认识到规范是什么,设计院的老师来了之后,规范他就带来了。这两种交融,从历史上来说,对我们中国的未来一代的建筑师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不好说,我想终归是一件好事情,起码我们大学里面老师多了,老师比以前多了。能够看到的资料多了,手法可能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功能追随形式也好,种种的问题,在我们这一代可能都受现代主义影响比较多,下一代会受什么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定论。我想探讨形式追随功能,这个话题可能是一百年也探讨不完的事情。从我们老师角度来说,能留给我们后面的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直讨论下去。
顾志宏:我说一下我的理解,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告诫我们不需要做一些很虚假的形式,脱离功能。就我的理解来说,我们可以不这么狭义去理解这个功能和狭义的形式,如果仅仅是狭义的功能和狭义的形式,好像是有矛盾的,形式也是一种功能。比如有的教堂要很有震撼力的空间,鸟巢的样子难道不重要吗?有很多重要的建筑,它的样子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东西。从广义的功能来讲,不仅仅是使用空间有用,使用空间的质量,包括外面给人的感官,包括它需要达到的城市当中的目的,都是功能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两者完全是统一的,谈不上谁追随谁,我们达到的就是全方位的功能的解决。建筑师我特别不喜欢凌驾于甲方之上,好像你是在金字塔顶上。
在我们工作上获取的成就的时候,几乎没人感谢甲方,我希望青年建筑师,在为谁做事同时为甲方做事。社会的需求、甲方的需求综合起来,给我们出的一个题目,我们怎么妥善的全面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它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应该是不矛盾的。
高庆辉:谈到形式追随功能,形式追随功能是凡德罗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从我个人的理解,从建筑设计角度,我确实是具体在做项目,我倒觉得形式追随功能可以扩展到整个行业。我们现在接触很多领导,包括一些公众,我们也参与很多政府投资的一些项目,老百姓可能看到我们现在很多项目有些项目公式,形式追随功能我看网上留言最多的,领导看上的方案,反而老百姓评价不一定好。这两年一个很大的体会,在接触的一些相关的领导,包括一些政府的领导,现在做事情,包括对方案的评判,除了专家和专业人士,也越来越现实。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因为形式肯定要追随功能的。像李老师讲的独立人格的概念,我也很赞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社会在向好的,包括建筑学,包括审美,包括非常理性的东西,还是在回归。
李立:我就补充一点,我刚才说了,我是一个教师,从建筑教育来说,有核心的关于本体的价值观,其实形式服从功能,在我看来就是核心的价值观之一。这个可能有很多事情的语境或者场景不一样,这个形式追随功能有时候是不成立的或者不鲜明的,但是作为建筑界要有主流价值观的话,形式追随功能至少要明确传递给学生。核心还是八大高校作为主流的建筑教学,在学生一进门的时候要告诉他这个东西。进来收口要严,中间肚子大,出去再严,进来的时候,我们建筑界江湖律令或者建筑道德、建筑伦理要清晰的告诉他这个东西。但是在教学来说,教师要掌握这个知识之间的融汇,不要把形式追随功能理解为一个僵死的教条,形式追随功能是对真实性的一种表达,后面还有真实的结构逻辑,真实的材料逻辑,要把真实性的逻辑贯穿始终,也就可以理解这个东西。对真善美建筑的一种终极追求,而且我认为让他了解形式追随功能这种准则在不同语境下转变,有时候形式优先,有时候功能优先,把这种转换的东西告诉学生,他以后未来职业建筑生涯中会拿捏这个事情。但是上升到道德层面,要把这个事强调。#p#副标题#e#
姜娓娓:从不同角度理解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探讨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最早的起源是现代主义初期,在经济不太好的社会背景下,所以我们做一个非常功能性强的建筑。结合我自己的感受,我有一种感觉,功能非常重要,但是形式是对外部空间的一种反馈。另外还有一点,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个建筑可能会呆很长时间,会三十年二十年,或者我们希望它的设计周期是五十年,但是人的生活变化非常快,可能一开始它是一个图书馆,后来改变成一个比如多功能厅,任何一个其他的功能,功能的变化,生活的变化,不太能够预估它。我认为对于功能的界定,就像李老师说的,不要僵化理解它,它应该是一种模式,我们如何让这个建筑的平面或者如何让建筑本身的形式和模式达到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它适应的情况会比较多。
另外我觉得形式的研究不是那种孤立的,首先我认为形式它自身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在这个维度上,它和功能是脱开的,脱离于项目本身比较高的比较概念性的思维的框架。我们在建筑教育过程中需要得到一个大的框架,大的格局,再装入实际内容当中,否则一下很实际,人的格局太低。我觉得这个问题不用把它想的很割裂,它是非常微妙的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建筑复杂性矛盾性里面说过这个问题,他很明确说,我的形式就是外部的一个表达,内部就是内部,我要做一个双层表皮,把这两个事情很好的解决,因为他有他内在谈这个事情的一个语言环境,这两个矛盾是建筑师一直追寻的问题,王老师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
陈建:我觉得形式和功能的问题,不是左和右的关系,是上和下的关系。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来说,做好功能是必须的,形式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反映我们的生活,人类最终追求的都是形式的东西。从今天这个主题来讲,比如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我也认为形式重要于功能,归能是有限的,形式是无限的。一个建筑师功能德修养可以去学习,形式的修养带有他的先天性,带有他的第的第六感成分里面。比如我招建筑师,功能我可以慢慢教育他,但是一个员工他的形式我教不了。
现场提问:我问一下陆老师,目前您了解或者知道的体育场馆后期运行有哪些方法?
陆诗亮:体育场馆运行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从中国现在状况来说,基本三种,第一种是政府成立一个部门,他进行统一管理,体育局或者建委进行建设,转交给地方体育局来进行管理。另外一种是完全地方化的,开发商,像春茧是华安集团自己操作的,用一个开发手段,跟政府没有关系,从政府拿地。第三种,国内大量在采用的,最近提出来的,用PPP的模式,它的方式就是开发商来建设,政府来进行回购,涉及到管理者的变化,管理者可能是政府,可能是开发商,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运营集团,这种现象在商界里面出现很多。我一直提倡一个优良的建设管理和设计的模式,从设计之初开始,运营、策划、建设、管理包括我们的投资方等等,都要坐在一起,大家坐在一起来谈。我们国内在大型场馆上,例如我经历过三十个亿二十个亿以上的项目大概有很多,很少有所有的专家都坐在一起,经常是前面的人做完前面的事,后面的人做后面的事。前面的人负责建,后面的人负责进场先砸,什么叫砸呢?建的不符合标准,比如接手的是美国的AEG,建设的满足不了AEG的要求,包厢里要设餐厅,中国里面的规范,夹层里面设餐厅,解决不了防火,这些怎么办?AEG说你要让我接,我砸,交我钥匙第一天,就是我开始改造的第一天,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我是五方的一方,是设计方,我在所有项目里面,跟政府、建设商明确要求他们必须提前配备,给我们设计师配备管理运营团队,让我们进场第一天开始,真正民享民用,而不是开始进行重新改造,这是我提倡的模式。不管中国用什么样的模式,最终我认为都是民享民用,而不能是大量的资金浪费。
U7+论坛标志交接仪式,预计今年9月份,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公司举办第二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