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成果文件(上)

2021-12-31 作者:创始人 来源:创始人 浏览: 1 次

在全球努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我们正进行着另一项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实现全球碳中和。2021年也是“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计划”的元年,该计划是一项全球性号召,致力于保护和修复世界各地的生态系统。在此意义深远的全球背景下,第十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 2021)于10月27日至29日在线成功举办,以此庆祝2021年“世界城市日”。本届年会主题为“加速绿色变革与创新,建设健康、韧性与碳中和的城市”

1
▲2021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部分嘉宾
GFHS 2021致力于凝聚全球城市力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迈向可持续发展。本届年会共有25家权威机构鼎力参与,包括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防灾减灾办公室、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等在内的十大联合国机构,以及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瑞士能源署、全球绿色增长研究院、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海洋学院在内的多家知名国际组织。
100多位杰出人士受邀发表了演讲和评论,全球约600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年会盛况。为期三天的论坛中,近10万名专业观众通过在线与直播的形式参与了此次盛会。来自六大洲68个国家的参会人士对10个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达成了一系列成果共识,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创新成果。
作为第十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的参会者,我们经过为期三天的深入探讨,达成以下共识与建议,急切呼吁,调动全球力量应对气候危机,加速行动,建设健康、韧性、碳中和的可持续城市,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具体如下:
1. 我们主张,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置于全球发展、进步和繁荣努力与倡议的核心地位。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基本的代际责任,造福每一个人。除了让技术专家提出具体的经济和治理解决方案外,民主发展和尊重人权对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发挥着显著作用。
2. 城市是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面向未来的城市呈现出脱钩、脱碳、去中心化、数字化、两极化和全球本土化等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使全球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城市的发展,通过促进城市创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安全、高效、公平、包容和有韧性。
3. 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真正的绿色城市设计模式和建设规范,国际绿色范例新城倡议与标准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绿色城市的设计模式和建设规范应该囊括自然保护的过渡性和变革性技术,即将水、生态系统和土壤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和都市代谢的结构框架中。我们还需要增大对绿色范例城市建设、翻新和运营的投融资。换言之,我们要完善蓝绿金融激励机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2
▲2021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主旨演讲嘉宾
4. 城市变暖形势严峻。城市深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愈加频繁和强烈。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们需要建立综合城市服务和多灾种预警系统。我们要坚决执行世界气象组织通过的《统一数据政策》决议,在免费和不受限制的基础上交换地球系统数据,并将数据用于先进的高分辨率气象预报活动和城市规划建模。
5.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要投资建设面向未来的、有韧性的基础设施,促使城市向气候适应型发展,这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气候变化将持续阻碍和挑战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城镇中,公共服务、居民与系统(如交通、能源、水和通信)关系紧密,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庞大系统。我们需要增强该系统中每一个环节的韧性,防止整个关系链条断裂。
6. 我们强调,迫切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和推广“韧性建设三级跳计划”。具体而言,我们要加大对城市的支持力度,提升城市的执行能力,让城市建立包容性治理机制,有效协调韧性政策与行动;完善本地项目投资组合,强化引资和资金管理能力;建立和维持相互信赖的长期伙伴关系。
7. 用于人类消费的食物中,约有三分之一被浪费了。厨余垃圾和绿色废弃物通常占城市废弃物的50%以上,处理费用成为了多数地方财政预算的最大支出。我们要确保农业食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饮食,还要在城镇及周边地区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色空间,这些行动将帮助城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推进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8. 我们呼吁加快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大力推进能源需求过程的低碳化,投资可再生能源;转变交通运输行业模式,优化城镇商品分配;加快修复现有住房,提升能源效率;推进公共和私营部门、学术界和民间社会高效协作、及时沟通,令清洁能源转型事业深入人心。此外,我们还要在地方层面大力推广和开展气候中和解决方案示范项目和试验项目,以实际行动说明能源系统变革未来可期。
9. 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需要整个城市系统和所有部门进行系统性变革。要想达成这一雄心壮志,政治意愿和能力是关键,以短期痛苦换取长期利益的决心是核心。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我们兑现净零排放承诺的机会将非常渺茫。
10. 城市和地方政府在执行净零排放议程和保障人们生活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城市应该选择经久耐用的城市基础设施,因为它们能够夯实和巩固城市节能减排的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投资建设低碳、适应气候的基础设施的增量成本很低,而且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大有裨益。
11. 各地的净零排放战略必须因地制宜,反映当地文化和需求。只有让资源消费者以共享、循环的方式参与到资源的生产、管理和治理过程中,我们才能在社区实现净零排放。我们要在规划和制定净零排放战略时充分研究上述问题,使解决方案弹性灵活、监管简便易行、数据公开透明,让各地可以轻松发现净零排放的机会并制定相应计划。
12. 为了实现韧性、公正的能源转型,城市必须听取和重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移民和流散族群社区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本可以给我们提供最宝贵的经验,但是代表他们的声音往往不足。城市还需要和各行各业密切合作,赋权妇女与青年,让他们平等地拥有领导和参与可持续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的机会并从中受益。
13. 现在的难题是,一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难以给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项目找到融资;另一方面投资者难以找到有利可图的绿色项目。公共和私人资金来源本可以为绿色项目和气候变化项目提供大量的融资,但目前发展中国家缺乏可以满足投资者财务要求和ESG发展要求的成熟项目,部分原因归咎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制度政策和能力存在不足。为此,发展中国家城市应首先建立起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可盈利的具有气候韧性的绿色投资项目。
14. 城市废弃物收集和卫生填埋场投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的两大难题。其实,发展中国家城市可以把目光投向生物质废弃物的回收和商业加工,将其转化为生物气体和生物压缩天然气,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废弃物衍生燃料。如果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包括废弃物处理费和同等的优惠或气候融资政策(如10-20美元/吨)等,那么这些城市就可以借助私人投资获得商业融资,发展零废弃物项目。
15. 废弃物分类政策和分类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能为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吸引更多投资。通过回收利用,塑料、电子设备、建筑材料等废弃材料可以产生全新的价值链,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另外,城镇和产业的规划和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和产业在能源、交通、水和废弃物等问题中的关系,充分发掘跨部门合作以在城市中实现脱碳和可循环的材料流。
16. 废弃物回收等废弃物用后处理措施对脱碳的贡献有限,大幅度减少消费中所消耗的材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脱碳举措。虽然我们需要大力削减材料消耗,但是已经积累了足够资源的国家和没有积累足够资源的国家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让不同的国家公平地获取资源,这一点同样重要。
17. 我们需要制定明确清晰的国家电子废弃物处理战略,应当规定:在生产电子或电气设备时以及在拆解和处理电子废弃物时不能产生有害物质;及时发现非正规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并将其接入正规的处理系统;杜绝在露天环境中倾倒或焚烧电子废弃物,或使用污染环境的化学手段分离电子废弃物中值钱的材料;在设计电子与电气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循环性,防止在设备生命周期结束后产生电子废弃物;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实现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18. 当前的资源管理系统为线性系统,高度独立化,缺乏可持续性,较少要求利益相关者相互合作。相反地,循环经济强调协作,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合作。我们需要推进逆向物流来发展循环经济。此外,在循环经济中,资源管理的各利益相关方互联互通的程度不断增强,有利于技术和移动应用在产业经济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19. 自然丧失不仅关乎生态环境,也关乎经济和发展,还关乎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最脆弱人群将会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因此,我们需要设立一个清晰明确的全球自然保护目标,引导资金支持产业界从破坏自然的生产方式向保护自然的生产方式转型。为达成“2030年自然向好”愿景(Nature Positive by 2030),我们承诺恢复自然并会在十年后使其超过如今的水平。此外,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提供更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造福人类,保护地球,推动繁荣。
20. 我们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变革性的行动计划,推动全球城市转变观念。我们需要使城市认识到并时刻牢记:自然是城市的基础,城市依赖自然而存,这是城市更好应对未来挑战的不二法门。大自然有能力应对和承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拥有了自然,我们就可以提高城市和地球的韧性。因此,保护自然、养护自然、恢复自然应该成为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的核心内容。
21. 生态过程对引导全球气候循环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本世纪的一项重要使命。当我们在规划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保护人类免受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时,应当将自然环境考虑在内,在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取得平衡,这将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一举多得。例如,如果我们将蓝绿空间巧妙地融入城市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调节环境温度,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提升幸福感,刺激经济活动。
22. 城市发展应该顺应原有的自然景观、内在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社区文化。全面、包容的城市规划设计可被看作是互动的艺术,涵盖人与城市、环境与建筑、自然结构与人造结构之间的互动。全面包容的规划设计可以指导我们建设出健康、年龄友好、有韧性、美好的村庄和城镇。
23. 我们急需改变我们规划城市的方式,应该根据水和空气质量、绿色空间、公平性、社会安全、社会互动和空间意义等“通货”来评估我们对城市的干预。我们在管理城市转型时可以利用战术城市主义仔细琢磨这些通货。战术城市主义是指城市中有组织的和/或有市民参与的社区建设活动,通常采取短期、低成本、尺度化的干预措施达到长期改善的变化。
3
24. 公共空间能够激发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从而提高社会韧性。公众参与是确保干预行动符合当地需求和资源情况的关键,能在中长期范围内提高当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资源水平。
25. 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我们考虑能源的循环,还需要我们制定科学的可持续规划。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管理城镇变化以提高其适应能力;需要从空间影响的角度来思考空间分配;需要为无障碍出行和可适应性出行创造更多机会。
26. “碳中和”将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改变房地产行业增长逻辑,影响房地产企业经营策略。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应从顶层路线设计、碳资产管理、碳中和施工图体系应用、高品质产品开发、绿色设计师负责制的培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践行、碳负面清单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转型与提升,把消费者福祉作为奋斗目标,才是行业行稳致远的要义。
27. 我们需要杜绝增建不必要的建筑,减少拆除现有建筑物。此外,我们还需要改革碳税的应用、政府的规章制度以及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限制使用建设用地;开展闲置建筑物处置项目,开发新用途;激励旧建筑物翻新和回收利用。
28. 我们呼吁加大努力,不断提升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灵活性、适应性、循环性和韧性。为了发挥建筑物的自主控热能力,我们需要尽量利用被动式设计,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韧性。建筑物自主控热的能力越强,峰值能源需求就越小,这能极大地提高区域韧性。此外,我们还需要设计和建造开放式建筑。开放式建筑不仅可以灵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气候变化和新规新政,还可以奠定建筑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基。
29. 我们强调,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例如,2018年中国建筑材料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28.3%)。鉴于制造水泥和钢铁(两种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所有建筑材料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二,我们亟需大力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并增加改造投资,发掘现有建筑物的循环使用价值。在新建建筑物和翻新建筑物时,我们要采取生命周期的方法。
30. 我们必须坚持用基于法律的解决方案应对不可避免的海平面上升问题。我们应该坚决落实使用者付费原则,因为正是免费使用海洋资源和服务的人造成了海洋的退化,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特权付费。此外,国际金融机构和多边协商政策亟需开发新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是真正开展多边合作的基石,有助于我们预测海平面上升的临界点。
31. 沿海城市的发展依赖蓝色经济,具体来说,城镇与沿海地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沿海城市的发展依靠海上贸易、海洋运输、内陆物流互联、海洋渔业、海洋资源与服务等。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沿海栖息地,产生不计其数的难民。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将诱发冲突,威胁全球安全稳定。仅靠缓解气候变化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适应气候变化,保护气候,使气候变化的风险最小化,这些事情均迫在眉睫。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我们必须预留充足的预算用于投资沿海城市管理。我们希望全球各国已经或即将制定有关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脆弱性指标”,这或将成为我们衡量优先行动和优先融资事项的重要工具。
32. 海洋是我们实现可持续未来的关键,但是我们对蓝色经济的认识仍处于初始阶段。例如,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等海洋资产的估值至少达24万亿美元,这表明海洋对维持生计与经济活动具有突出贡献。虽然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海洋产品与服务贸易中所占份额并不突出,但海洋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较快。蓝色经济发展机会不断涌现。
33. 港口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恶劣的气候有可能破坏、干扰或延误港口工作。为此,提高港口的气候韧性对于全球经济和全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想要高效提升港口的气候适应能力,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并以战略、政策和计划作为支撑,降低港口脆弱性。此外,能力建设和充分的蓝绿融资同样十分重要。
34. 知识产权(IP)、海洋遗传资源(MGR)以及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生物多样性(BBNJ)三者密切相关。借助新技术,我们已经能更好地利用和界定海洋遗传资源,使三者更加相融相通。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实用的信息、培训和能力建设项目,以加深对知识产权和海洋遗传资源之间不断增长的多种接合点的认识。
35. 小型渔业是连接水下生物和人类的关键产业,也是连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关键产业。可持续的小型渔业能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全球约1亿人口依赖小型渔业维持生计,他们几乎都生活在低收入国家。我们需要通过公平、包容的方式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小型渔业的需求。政府和公众应该大力支持小型渔业发展气候友好型食品系统。
36. 我们需要从战略层面重新思考如何优化水文管理办法并重新设计城市水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抗御水灾和旱灾的韧性和适应力。我们还需确保有效提高城市水文监测能力,完善城市适应性规划,增加抗洪规划和应急响应预算;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抗洪防洪基础设施。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分区与开发计划应着眼于为整个洪泛区和流域带来最大利益。
37. 水资源综合管理需采用“融合性治理”,能满足多种需求,例如:优化对水资源这一稀缺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做好机构协调工作,填补水资源管理中的漏洞并避免重合管理;将水资源评估作为健全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将可以减轻但不能够消除水资源风险的结构性措施和有助于管理残余风险的非结构性措施巧妙地结合起来。
38. 数字模型、水文测量和公民科学构成了一套工具,帮助我们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中更好地研究洪水问题,推动御洪防洪能力向前发展。在我们研究如何提升抗洪能力的最初阶段,地域联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抗洪建议和整合御洪方法;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综合的多学科方法。
39. 城市将是非洲绿色转型的关键场所。实现碳中和与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绿色转型密不可分。由于地缘相近,企业和各行各业可以从社区成功汇集高昂的项目启动资金,以较低的成本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水处理项目等绿色项目。
40. 绿色融资极大地推进了非洲的清洁能源转型。例如,在非洲开发银行的能源发电融资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从本世纪头十年的仅10%上升到第二个十年的 80% 以上。此外,非洲开发银行率先出资20亿美元开发“沙漠发电”项目,该项目旨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区,为非洲撒哈拉地区2.5亿人口供电。
41. 我们不仅关注外部的人居环境,也重视人类的内心世界。正如《论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城市应该使我们成为内心平和、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人。我们不仅需要碳中和的城市,也需要能让我们内心中和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心怀爱意而非怨恨,让我们团结一致而非分崩离析,让我们繁荣昌盛而非穷困潦倒,让我们相互依存而非个人至上。事实证明,单打独斗可以掀起一丝波澜,但团结合作方可扭转乾坤。
4
2021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颁奖盛典(线上线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