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自由建筑报道

聚焦绿色建筑论坛:探索高效居住空间智造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8-08-07编辑:未知

8月2日至3日,第一届SDC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分论坛——绿色建筑主题演讲在太阳能德州小镇举行。论坛邀请了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和建造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介绍被动式、主动式、近零能耗等前沿建筑标准,分享绿色建筑作品和项目案例,探讨BIM、装配式、3D打印等最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居住空间,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任王有为先生认为大阳能利用是近零碳建筑的主要技术支撑点。中国被动窗产业联盟理事长邓滨涛先生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集成系统进行了详细解析。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先生在转型、创新和发展方面对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百年住宅进行了探索。

刘东卫在演讲中阐述,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传统住宅数量建设时期的严峻挑战,需直面过去•现在•未来课题的转型;绿色可持续住宅建造模式的创新是住宅产业质量发展时代的必由之路;百年住宅建设与技术的产品供给要面向住宅产业实现长久价值。

刘东卫称,住宅开发建设作为一种具有社会与生活属性的特定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因其建设量大面广等特点,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住宅建设中资源消耗高、建造水平低、建筑寿命短、质量品质差等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更因其不具备后期可更新性和未来社会生活发展适应性,迫切地需要对我们过去走过的、及当前的“大拆大建”数量发展阶段重新进行评价和反思,需要在住宅发展理念、供给模式及其建造方式等方面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此外,论坛现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宋德萱就《从“设计”到“建造”:绿色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静就《地域环境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李岳岩就《绿色低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北京康居认证中心主任张小玲就《被动房与普通建筑的区别》,中国建筑学会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郭成林就《一种全新的绿色建筑模式――Active House 主动式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邓晓梅就《支持可持续城镇化的建筑市场信用重建》分别做主题报告。

宋德萱介绍,国际公认表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生产、规划、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最低环境负荷的方式与手段,建造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绿色建筑,建筑是载体美是第一位的,艺术也是追求的主要目标。” 宋德萱表示,绿色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和当今人们所处的社会的背景紧密相关,设计创新是永远的主题,通过在德州的建造活动,如何做低碳,如何做零能耗,房屋性能如何提升,是一个最重要的节能评估。而“从设计重技术”,遵循设计,重视技术方法,将是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同时,绿色建筑需遵循更低的建筑能耗,更高的舒适性,更合理的经济性,更显著的地域性,更适用的技术,更智能的使用管理的目标。

从2000年前的建筑要适用、坚固、美观,到后来的适用、经济、美观,以及如今追求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在不同的变化,如何在绿色下去做建筑设计。李岳岩表示,建筑设计如何和绿色相关联起来,设计师们也在思考。“今天的建筑形态可能是从一种绿色的形态,从一种生态的形态,从节能和适合地域气候特色的形态,符合它这样的形态考虑我们建筑的形态,这使建筑师的思维在不断的转变。”

现在的城市人,90%的时间是在建筑里度过,而现在将近有30%的建筑是不健康的,不健康体现在氧气不足、湿度过大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健康,现在人们慢慢的关注建筑的健康性,关注建筑的舒适性。而郭成林在演讲中提到,绿色建筑Active House的特征,可关注建筑的舒适性、健康性,保持建筑恒舒适、恒健康,和经济、能源、环境有一个平衡性。同样,张小玲提到被动房与普通住宅的区别在于十个方面:被动房具有明确的室内环境指标和能耗指标;满足热工要求的健康建筑;精准的细算使用能耗;高建筑本体性能减少设备投资;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长久性产品,城市绿轴,超长的使用寿命,明确的指标。此外,被动房将推动四个市场的形成,即个人家居的改造,既有建筑整体改造,农宅建设,新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