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感悟--为世界“建筑设计圈”增添中国“主张”
发布时间:2017-10-16编辑:未知
贯彻建筑方针 增强文化自信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要下决心进行整治。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理论创新,完善决策和评估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无论是“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八字建筑方针,还是国家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抑或是建筑文化自信的建立,都是中国建筑设计界需要深度思考的命题。
当前,在全球文化多元并存背景下,要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首先要对我国的建筑文化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思考,这样就会增强文化自觉的底气和定力。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设计处、建筑设计管理处处长汪科表示,2016年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城市设计管理的要求,提出将贯彻落实新时期建筑方针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董事长修龙表示,探讨如何从国家高度把建筑方针落实到城市设计、建筑创作和建筑师的责任和行动上,是业界肩负的历史责任。我国建筑业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国建筑师应当有高度的民族自信,实际上,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舞台上展露的才华,已经得到国际的认可。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兴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建筑设计、繁荣建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系列重要批示,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部署要求,正在成为山东省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强城市设计、推动威海国家建筑设计平台建设的重要思路和政策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崔愷表示,城市要发展,政府要GDP,开发商要利润,这些矛盾纠结在一起,让建筑师感到无所适从。习总书记的讲话成为从业者的坚强后盾。从战略高度和文化高度来讲,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对行业、对城市建设的更高、更长久的期望。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认为,城市特色是灵魂,生态环境更是城市依托的本体,因此建筑创作应适宜城市环境、适宜城市发展,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美国建筑师学会主席托马斯·沃尼尔,在参观第九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暨2017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作品展时说:“从参展的建筑设计作品中,看到了中国对生态建筑、环境保护、城市设计理念的积极探索和思考,对人居环境的塑造、对环境保护不遗余力的努力。”
提取城市“基因” 定位城市“气质”
城市每天都在变新变高变大,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雷同,个性缺失、特色消弭、千城一面,这些现状正广遭社会诟病。
究其原因,主要的一点就是规划和单体之间缺少城市设计环节,没有用城市设计来约束、指导建筑设计。
韩国CAAN建筑集团主创建筑师、汉阳大学教授方喆麟认为,建筑师应该把环境和城市“基因”连接起来,千古传说中包含着很多“遗传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精神和文化。
城市看“气质”,而历史遗存和文脉恰恰能赋予城市“精气神”。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7年6月1日开始施行。《办法》提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汪科表示,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它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涉及形态和艺术问题,不能简单地一管了之,需要进行引导。
崔愷认为,城市建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建筑不仅要满足自身要求,还要和既有建筑环境一道构成城市空间环境。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从城市设计入手。他认为,用建筑师的美学观和对城市形象的控制能力去研究城市,会使建筑设计本身充满城市感,让建筑作品成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
业内有识之士提出,城市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多学科、多领域。这些学科领域的相关学会、协会人才济济,是推动城市设计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学会、协会优势,积极开展城市设计评优、城市设计会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尽快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
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技术硬实力
资料显示,当前,我们每年约有20亿平方米的工程量。不知不觉间,我国高层建筑的保有量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全球最高的100栋建筑中,中国已占到43%。桥梁工程量也居世界第一,大跨度的桥梁中我国占有一半以上。2030年,我国地铁总里程将达7000万公里,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提出,当代建筑师必须关注前沿先进技术,不断推动设计理念、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以满足社会对高品质建筑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建筑协会副理事长丁烈云表示,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形成大数据思维,并深刻改变着建筑思维。现代信息技术为建筑带来了一种新的认知手段,并将助力建筑方针的落地和实施。应该将信息化、工业化与工程建设领域进行融合,实现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他说,数字建造将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技术综合利用,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信息进行规范化建模,实现数字驱动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的建造与服务模式,包括智能规划、算法设计、自动化施工、智能运维等。
中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表示,“十三五”把健康住宅作为一个研发方向,但这远远不能解决健康人居的问题。健康人居是指人们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生态等多维度健康指标,具有维持、促进甚至增强作用的生存、生产与生活空间系统的统称,包括健康的城市、社区、乡村和建筑等。显然,健康住宅是健康人居的一个板块。他介绍说,中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健康住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中国建设了59个健康住宅试点工程,开展了5000多户健康影响因素实态调查,建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住宅系统,对住宅建筑公共设施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从居住和社会两个环境维度建立了中国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从空间舒适、空气清新、水质安全、环境安静、光照良好和健康6个方面,建立了中国健康住宅评价标准。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梅洪元认为,新建筑方针最重要的内涵转变,是让建筑师意识到首先应增强环境意识,从文化传承、环境友好、人文关怀的高度去建构建筑、社会、环境和人的和谐共生关系。认识到对环境造成杀伤力最大的还是那些不绿色、不健康、不和谐的建筑,倡导绿色建筑的核心应该是以对环境低冲击的方式,去重构环境新的秩序。
他提出,建筑师应该致力于增强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创新意识,应该通过技术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不断积累达到目标。
坚守责任和担当 坚持继承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提出,建筑要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融合。建筑是多元素、综合性、社会性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好的创作构思需要建筑师进入到整体设计环境中,用匠人精神完成。他提出,为更好地传承创新本土文化,要同时从建筑本体融合环境、有序发展等多维度考虑,建筑才具备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崔愷希望,建筑师能够跨越设计的盲目性,找准创作方向,找准文化“基因”,做出城市特色。应该提高自觉性,所谓自觉是来自于专业立场,来自于深层次的自律与担当。
托马斯·沃尼尔表示,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大的“发动机”。城市规划与设计将给人们提供更有韧性、更安全、更健康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对此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
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师陈清耀用6个案例阐述了他在反转自然、高密度、个体差异性等方面的实践,从中可以感受到,当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时,建筑师的责任和意识的重要性。他表示,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元素里充满了很多不规律性,作为一个时间的观察者,建筑师提出的现代住宅环境的替代方案,是对未来城市面貌的一种想象,也是对未来所面临群楼攻击的一种时代的反扑。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加平提出,丰富的地域建筑文化反映在城市风貌、建筑风貌、建筑空间、建筑方法等各方面,应该把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就地取材等与地域文化相适应的精髓提炼出来,进入规范体系、方法体系及教科书中,然后将现代建筑体系中的方法、技术与传统的文化传承相融相合,才能体现出足够的文化自信。
宋春华提出,要加快培养青年建筑师,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尽快成长并脱颖而出,为当代建筑师队伍的建设储备、补充优秀人才,这也是老一代建筑师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宋春华希望要超越原有的惯性依赖和思维定式,去重塑行业战略,激发行业活力,发挥行业优势,补齐行业短板,定位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他提出,一方面要研究、借鉴国外的设计理论和优秀成果,同时要传承和吸纳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和营养,并结合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逐步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视野,既能指导当前又有一定前瞻性的建筑设计理论,如此,就能在现代理论平地上,隆起理论的高原,耸起理论的高峰,为世界建筑理论体系增添中国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