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师周恺荣获梁思成建筑奖
发布时间:2017-05-21编辑:未知
为“积极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表彰、奖励建筑界做出重大成绩和卓越贡献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建筑奖2016年度颁奖典礼2017年5月1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颁奖预示着该奖国际化的开端,加快了中国建筑师“走出去”的脚步。
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国际建筑师协会鼎力支持的梁思成建筑奖,被视为建筑界的最高奖项,以激励建筑师发挥创新精神,繁荣建筑创作,铸造“中国设计”品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出席颁奖典礼并讲话,他指出:“梁思成建筑奖不仅是褒奖建筑师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建筑智慧、传承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他同时希望“各国建筑师和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加强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与国际建筑师协会正式签署《关于梁思成建筑奖的合作备忘录》,梁思成建筑奖就此跻身建筑国际大奖行列,也因此成为中国科协200多个学会中,唯一由国际行业权威组织认定与支持的“国际大奖”。
2016年梁思成建筑奖评选中,由3位国际著名建筑师和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以及由UIA竞赛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协组成的观察员团队参与并见证了全过程,体现出梁思成建筑奖的国际视野和权威地位。最终,生态建筑的倡导者和生态建筑理论的创立者、绿色和生态建筑设计的旗帜性人物、马来西亚建筑师Kenneth King Mun YEANG(杨经文)及尊重环境、秉持“相融方式”建造观并推崇简约建造成本的中国建筑师周恺荣获2016梁思成建筑奖。国际建协原主席斯古塔斯评价说:“梁思成建筑奖展现出向全球开放的新精神,正成为一个与国际顶级建筑奖项齐名的大奖”。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建设量均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在跨海大桥、高速铁路、超高层建筑等方面的建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设立、城镇化提速,“海绵城市”、“双修城市”等课题的开启,让当代建筑师面临着“如何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又要保护好本土文化特色”的挑战,如何在民族性和现代化之间找到“中国设计”的出路?两位获奖者用自己的建筑理念和设计作品破解了该命题。其建筑设计作品体现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建筑方针的要求。
2016年梁思成建筑奖的颁发,拉开了我国建筑界与国际建筑界深度融合的序幕,开启了国际建筑界了解中国的大门。
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伊萨·默罕默德先生、前主席阿尔伯特·杜伯乐先生出席典礼并表示祝贺。
背景资料:
梁思成建筑奖
梁思成先生等前辈为开拓我国建筑历史研究与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成功的将现代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体系引入中国。
以梁思成先生命名的梁思成建筑奖,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原建设部于2000年创立并设立梁思成基金,以表彰、奖励在建筑界做出重大成绩和卓越贡献的杰出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的奖项。2014年,梁思成建筑奖被列为首批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梁思成建筑奖交由中国建筑学会独立主办。自2016年起,梁思成建筑奖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设获奖者两名。中国建筑学会和梁思成基金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奖牌,并奖励人民币10万元。
梁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吴良镛等18名杰出建筑师(其中院士11名)获奖,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被视为褒扬建筑师终生成就的最高建筑奖项。梁奖是一项具有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的奖项,其宗旨就是我国倡导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八字建筑方针,宣传和倡导的是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并引导建筑设计行业健康发展。
获奖人简介
Kenneth King Mun YEANG(杨经文),194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1975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建筑系,获博士学位。现任马来西亚汉沙杨有限公司总裁。曾任马来西亚建筑学会主席、亚洲建筑师协会主席、英联邦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是国际著名建筑师、生态环境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生态建筑的倡导者和生态建筑理论的创立者。其代表作品有:马来西亚Mesiniaga大厦(获1996阿卡汗建筑奖,1996澳大利亚建筑学会国际建筑奖,1993马来西亚建筑学会优秀商业建筑设计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大厦(获2005新加坡政府绿色标志白金奖、2011新加坡建筑学会外观设计优秀奖银奖)、马来西亚ROOF-ROOFHOUSE(获1995美国肯尼斯?布朗亚太文化与建筑设计奖)、马来西亚DIGI技术运行中心、新加坡启汇城大厦(获2016 FIACI生态可持续性发展金奖、2011新加坡建筑学会设计荣誉奖)等。
周恺,1962年出生于中国天津,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以相融的方式建造是周恺一直坚持的建筑观。这种“相融”是指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用恰当的建造方式,营造有意境的空间。他的创作不希望过分地强调建筑的标志性,而是希望其与周边有一个良好的相互关系,与环境相融合,同时希望建造成本相对简约。其代表作品有: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工程(获1949-2009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14亚洲建协建筑金奖)、东莞万科塘厦双城水岸商业中心(获2014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南京佛手湖一号地(获2014亚洲建协独立住宅荣誉提名奖)、青海玉树州格萨尔广场(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图书馆(获1949-2009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天津音乐学院综合教学楼(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获1949-2009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前门大街及东片区保护整治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