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设计 > 正文
自由建筑报道

生态建筑设计的误区和技术取向

发布时间:2021-03-03 来源:未知 编辑:未知

生态建筑追求将建筑功能、人本需求、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建筑在追求高科技效果和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中寻找平衡。

1.生态建筑设计误区

(1)“新的”就是“好的”

新的建筑材料的确可能体现了最新技术成果,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因为还未经长时间实践检验。建材是否是生态的,需要用系统和历史的眼光看待。非洲的覆土建筑和中国南方的竹楼,都是很好的生态建筑模型,旧材料新用,如降低自重、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的砖,它的应用可能更有意义。

(2)“天然的”就是“生态的”

坐落于郊外原生林中的太阳能别墅是生态建筑吗? 未必如此。可以算一笔账: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油耗、分摊到个人头上的道路面积和松散而显得浪费的建筑占地,这绝对说不上什么生态。而在材料上,各国生态材料也是因地制宜的。德国劳动力成本高,钢和玻璃材料施工速度快、可循环利用、施工能耗低,因此可以算是生态材料。瑞士等国家绿化程度高,种植量大于砍伐量,因此,使用木材这种天然材料有利于生态环境,而对于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来说,木材虽然天然,但却并不生态。

(3)“绿色的”就是“无污染的”

有些绿色建材虽然用于建筑中能够很好的创造健康的室内外环境,但它们或是后期难以降解从而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如黏土陶粒混凝土),或是生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不能回收利用(如塑钢门窗),从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都不能说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建材。

2.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取向

(1)把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首先要了解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在设计时人们往往更注重人工环境而忽略自然环境。其实,自然环境和我们的关系更密切,们既要利用、适应自然环境,又要改造,护自然环境,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根本的,也应成为我们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2)对微气候进行调节,提高环境舒适度

建筑物在与总体平衡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中,其邻里、周边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的功能系统和交通通讯系统等,都必须遵循自然界循环更新的原则,自身也应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构成的不同也表现出局部微气候的不同,对微气候的改变是提高环境舒适度,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建立新的发展观念,必须从整体出发,充分利用各种“亲环境”的能源对微气候进行调节。

(3)无害化、健康化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任务,简单说,就是关注健康。这应该是生态学方法研究的一个立足点,因为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无一例外都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4)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采用全封闭的外围护体系,这是由于对能源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而造成的,建筑师在塑造舒适稳定环境时,完全依赖空调系统。事实上,依靠自然通风满足室内空间需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空调能耗,还能塑造一个较之以往更加健康的室内环境

(5)加强绿化设计

绿化布局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用屋顶绿化,窗、墙、阳台绿化等手段。今天许多建筑师都梦想着能够在作品中重塑自然,把清新的绿意带回人们的身旁。

(6)设计具有足够的拓展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拓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这就要在对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上做出周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