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空间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当前,很多学校建筑囿于设计观念,存在规格制式单一、认知学习为主、空间拥挤、人口密度过大、走廊狭窄功能单一等问题,急需汲取当代教育建筑学实践智慧,深入研究教育环境、教育活动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推动空间育人的改进。
学校建筑空间不仅是一个静态、中立的物理实体和被动性的“容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通过20余年学校建筑设计与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优质的学校建筑空间设计,需要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创造学生友好的体验空间、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校成为促进学生爱学习、会交往、多创造的梦想之家。
多功能“感知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感知空间是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师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静态、可视的物理空间。东北师大附小建筑空间的设计,倡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满足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如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的需求。
从整体布局与设计来看,学校不同楼层、不同区域围绕不同的主题设计,满足学生所需,如一楼为科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空间,二楼为艺术教育空间,三楼为外语教育空间。同时,我们从年级中心与学科中心两个角度划分教师工作区域,如三楼为五年级与外语学科中心,四楼为六年级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上述两种布局思路相互交织,实现了普通教室与专业教室互相嵌入。
多种类型教室的布局在于消减以知识学习为核心的教室布局所带来的教室“空洞”问题。学校提供了多种形状、不同形态的课桌椅,为师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灵活进行调整提供了可能。空间和设施设备的变换与组合,便于学生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探究、体验学习,增加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增加学习共同体对知识的建构。
同时,教室超大玻璃窗带来的充足自然光和良好的视野、适当的色彩和艺术元素等,共同构成了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安全感和友好“场”,为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空间。
开放式“构想空间”:帮助打开思维的壁垒。构想空间是从学校规划者、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构思视角,通过设计理念和政策构建的空间,传达某种价值观和教育理想。东北师大附小实施“开放式”教学空间设计,最显著的特征是打开了教室与走廊之间的坚硬墙壁,实现了教室与走廊的柔性贯通,即教室与走廊之间用低矮的磁吸板墙隔开。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室“扩张”,班级教室面积接近100平方米,部分教室面积达150平方米,每个教室对应的走廊面积与教室面积持平,甚至部分走廊区域面积大于教室面积,3个左右的教室共用一个开放走廊空间并组成班级群。
贯通式设计解决了走廊只有行走与应急疏散的单一功能,学生可以在走廊内进行各种活动,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主题学习等实践学习,为将抽象的认知学习变得更加情境化、具象化提供空间保障。同时,空间的扩张能够帮助师生打破思维模式的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交叉应用,有助于培育师生发现新问题、获得新视角、提出新方案的洞察力和创新力。
博物馆化“亲历空间”:形成独特的空间记忆。亲历空间是师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空间,涉及个人和集体的体验、情感和文化背景,它是空间的实际使用和社会实践的结果。亲历空间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师生日常生活实践的影响。师生在空间中活动、交流和互动,形成宽松、自由的空间文化。
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分布于学生教室之间,与学生同在,而非与校长室等聚集在一起形成集中的行政办公区。学校管理去中心化的目的是保障师生参与学校空间设计的权利,让学生站到学校舞台中央。学校公共空间、教室的墙壁大量留白,将墙壁的使用权让渡给班级以及全体学生而非学校的领导者。师生们在这种重塑的空间中生活、学习和互动,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记忆、情感联系和育人文化。
学校教室内外墙面、公共墙面设置了大量的洞洞板、磁力板,学生可以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与即时性作品,动态的、生成的、原生态的学生作业形成了丰富的学习博物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每个孩子都能与全校师生互联,每个孩子都能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成果展示中获得学习资源和创新灵感。
学校还将集中化的图书馆取消,将所有图书分散到了不同楼层班级对应的走廊空间里。走廊空间中随处是书架、图书,便于学生取阅。图书馆化的空间建设也为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培育学校的文化精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王廷波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